一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征关税等单边措施频出,一方面内部成本飙升、转型艰难,不少外贸企业今年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处境。然而红豆外贸公司美洲事业部纽约一公司经理浦晓带领的团队却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答卷:今年1到7月,纽约一公司已签约3728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50%,公司开票销售、利润实现双增长,在集团排名第十,团队两次获得集团“高质量发展先锋堡垒”称号,她本人也继2024年获得集团高质量发展“三自六化先锋”后,近日又获得集团“攻坚克难发展先锋”殊荣。
探寻浦晓外贸“破局”发展之道,就是通过主动转舵进行全球化布局、开发差异化产品、重构供应链、建强团队四大措施,打出一套逆势发展的 “组合拳”。正是这种“主动出击”,迎难而上,规避了外贸风险,也彰显了公司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全球化布局抵御贸易风险
“在成本最低国家生产,到市场最大地方销售。”“做好跨境办厂、跨境电商。”浦晓深深理解集团战略的精髓。作为原来以美国市场为主的纽约一公司团队负责人,她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规避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高额关税压力。
“去年7月,在公司常务副董事长吕黎、副总张红的带队下拜访美国客户后,我们确定了将客户手头订单迅速转移海外生产的战略。”浦晓回忆道。回国后,在张总带领下,团队立即奔赴柬埔寨、越南进行布局,帮助客户将订单安全转移到海外生产基地。
浦晓团队的市场结构原本是美国占90%,通过精准的市场策略,他们不仅稳住了美国市场,还积极拓展了欧洲和澳洲市场,市场占比调整为美国占60%,欧洲30%,澳洲10%。通过一轮轮客户拜访及来访接待,增强客户黏性。今年3月,浦晓团队去美国拜访客户、6月去德国拜访,一系列市场开拓行动带来了丰硕成果。“我们抓住了柬埔寨部分品类免税的优势,帮助美国客户做大业务”。浦晓介绍道。
美国、法国、澳洲三大主力市场格局的形成,使浦晓团队实现了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创新驱动打破同质竞争
要不断以技术革新与差异化设计打破外贸行业同质化竞争,打造 “高质价比” 产品,这样公司产品才能够不断焕发活力,甚至“出圈走红”。“同质化等于价格战,差异化才是出路。”浦晓深谙创新之道。
洞察市场需求,快速反应打造爆品。通过走访市场敏锐捕捉市场趋势,浦晓团队发现了新的增长点:“随着穿衣风格改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衣服日常多场景穿着,一衣多穿。”基于这一洞察,团队重点开发了休闲运动风格的日常服饰,正好契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业务团队与客户积极互动,抓住了舒适休闲穿搭场景和自然纤维及环保纤维两大趋势,联合新品团队、生产团队、技术团队打造了包括植绒女西服、轻梭系列在内的多个爆品。这些创新产品贡献了1200万美元的签约额,占总签约额的32%,成为团队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得益于差异化产品开发的成功,公司自主设计成功率提升50%,客户复购率增长18%。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注重自主成衣设计及3D技术应用。“通过新品部和业务部需求对接,运用3D进行成衣设计,调试适合的版型试身,提升自主设计成功的概率。”浦晓介绍道。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弹性布局保障订单交付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浦晓团队在总公司,及事业部带领下,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构建了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海外供应链布局加速进行,我们结合自身品类及品质需求,聚焦柬埔寨、越南及中国生产。”浦晓表示。
数据显示,浦晓团队的生产布局从2024年的“柬埔寨生产20%,中国生产80%”,优化为2025年的“柬埔寨生产55%,越南生产15%,中国生产30%”,进一步拓展了东南亚供应链。
浦晓还特别强调“快速反应”和“弹性布局”的重要性。海外供应链非常注重面辅料及时到位,及空间时效性,确保长期稳定供应链的布局。同时为了建强供应链,她们还对供应链保持高频拜访,半年内,团队14次赴东南亚考察,快速解决产能瓶颈。通过团队的努力,各部门的充分沟通,与供应链合作越来越紧密,确保了订单的顺畅运行。
这种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不仅有效规避了关税影响,还提高了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中国做快反、复杂、小批量订单辅助,海外生产基地负责大规模生产,形成了协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海外布局不是订单的转移,而是客户供应链创造共赢。”浦晓总结道。
培养年轻骨干激发团队活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团队协作而非个人能力。通过协同合作,团队才能最大化成员优势,形成聚合效应。在浦晓看来,“负责人要有不服输的劲儿,团队才能越战越勇。” “团队要有目标,围绕目标做事情,越做越有劲”。
纽约一公司的优秀业绩,离不开高层领导的战略眼光,离不开纽约办,金边办,越南办、孟加拉办的支持,离不开客户,国内外供应商的支持,及团队全体伙伴们上下齐心协力,拼搏奉献,也离不开企业负责人的率先垂范。作为党员代表之一,浦晓总是冲锋在前,休息在后。因为时差及业务繁忙的原因,外贸人起早贪黑是常事,在浦晓及团队密密麻麻的行程表上,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每个出差在外的日子都会忙碌到深夜。
在浦晓的带动下,公司三个科室“裂变”升格为三个业务部,在一部鲍宇经理,三部胡瑛经理,五部顾月姣经理的带领下,各自团队都非常拼搏。这群90后年轻业务经理,自身非常优秀,敢为人先,奋力拼搏,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他们的打法很“硬核”:经常带领团队,深入市场了解客户需求,确定开发方向,积极联动新品部打造产品推荐给客户,联动生产部、技术部落地项目和订单,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在他们努力及带领下,三个业务团队签约都已超千万美金。
在公司人才政策的激励下,纽约一公司先后多人入选公司先锋力量计划,成为每月评选“奋斗之星”;入选千帆行动,成为复合型人才,这些不仅为该公司培养提拔了一批批人才力量,激发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充满活力,后劲十足。“有了人才,再加上团队方向一致,力出一孔,再难的路也能跑出加速度。”浦晓说。
回顾来路,浦晓发自内心的说:“感恩集团,公司及事业部领导的栽培、支持与帮助。获得这个荣誉非常珍贵,也非常珍惜。”但她更加清楚,荣誉属于整个团队:“感谢全体团队人员共同努力拼搏,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相互碰撞的今天,浦晓和她的团队用实践证明了:只要战略得当、执行有力,就能在逆境中开辟新路,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实现逆势增长。她们的经验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